RWA(Real World Assets,現實世界資產)

5月 15, 2025 - 23:28
 0  4
RWA(Real World Assets,現實世界資產)

加密貨幣領域的 RWA(Real World Assets,現實世界資產)是指通過區塊鏈技術將傳統實物資產(如房地產、股票、債券、大宗商品、藝術品等)代幣化,使其能夠在加密市場中流通和交易。這種模式旨在將傳統金融(TradFi)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結合,提升資產流動性、降低交易門檻,並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選擇。

 

RWA(Real World Assets,現實世界資產)下稱 RWA

 

RWA可以簡單理解為現實世界資產通證化,通過區塊鏈技術,把現實中的資產變成可交易的“數字碎片”,讓全球投資者都能輕鬆買賣,以此盤活資產流動性。

 

以下是關於 加密貨幣 RWA 的核心內容:

 

1. RWA 的運作模式

 

代幣化(Tokenization):將實物資產的所有權或收益權轉化為區塊鏈上的代幣(如ERC-20標準),每個代幣代表資產的一部分或全部權益。

 

抵押與借貸:用戶可將代幣化的RWA作為抵押品,在DeFi平台(如MakerDAO、Aave)借出穩定幣或其他加密資產。

 

交易與流動性:代幣化的RWA可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或合規平台交易,提高傳統低流動性資產的流動性。

 

RWA 的核心邏輯在於將具有明確貨幣價值的有形資產代幣化,轉換為可交易的數字形式。在將現實資產轉化為數字代幣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資產的價值、所有權和法律地位。比如評估一套房產時,要考慮它的市場價格、周邊配套、房屋狀況等因素來確定其價值,還要確認房屋產權清晰,有合法的產權證書。接著,通過信息橋把真實資產世界和數字資產世界連接起來,將資產信息轉化為數字代幣,資產價值和合法所有權的數據會被嵌入到代幣的區塊鏈數據中 。並且,如果涉及證券監管範圍的資產,整個代幣化過程必須符合監管規定。

 

2. RWA 的典型應用場景

 

房地產:將房產所有權分割為代幣,投資者可購買部分產權並分享租金收益或升值(如RealT、Propy)。

 

大宗商品:黃金、石油等商品通過代幣化降低投資門檻(如PAX Gold代幣代表實物黃金)。

 

企業債券/股票:傳統金融工具上鏈,如美國國債代幣化(如Ondo Finance的OUSG)。

 

藝術品與收藏品:通過NFT形式分割高價值藝術品所有權(如Masterworks)。

 

據 RWA 監控平台RWA.xyz數據顯示 ,截至 2025 年 1 月 5 日,全球鏈上 RWA 資產突破 150 億美元,達 153.1 億美元,30 日漲幅達 11.97%;到了 2025 年 2 月 17 日,RWA 行業總資產規模更是超過 173 億美元 ,相比 2024 年 2 月份的 89 億美元左右,實現了大幅增長。

 

3. RWA 的優勢

 

流動性提升:傳統低流動性資產(如房地產)可快速交易。

 

全球化市場:打破地域限制,吸引全球投資者。

 

透明與可信:區塊鏈記錄不可篡改,資產所有權清晰。

 

降低門檻:小額投資者可參與高價值資產投資。

 

收益增強:通過DeFi協議將RWA抵押獲取額外收益。

 

市場對 RWA 資產的需求源於多個方面。在高利率環境下,加密市場面臨著諸多困境。DeFi 市場收益率不斷下降,投資者急需尋找新的收益來源。例如,在美聯儲不斷加息縮表的背景下,高達 5% 的美債無風險收益率成為了加密市場的新寵兒,像 MakerDAO 就大舉購買美債作為儲備資產 ,以滿足 Crypto 世界對於現實世界金融資產收益率的需求。

 

4. RWA 的挑戰與風險

 

RWA最重要的不是技術有多先進,而是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RWA本身是高效的科技金融模式,它能把傳統資產搬到區塊鏈上,提高效率和透明度。但目前的互操作性問題和監管空白,也讓不懷好意的投機份子鑽了空子。打著RWA的旗號,比如聲稱代幣化品牌價值或一些拉人頭的經濟模型,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資產支持。它們通常承諾高回報,吸引投資者入局,但最終項目崩盤,投資者血本無歸。

 

RWA最重要的不是技術有多先進,而是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從目前的項目來看,大多數還停留在概念階段,真正落地的很少。有些項目把房地產做成token,但所有權還是傳統方式登記;有些把藝術品上鏈,但交易結算還是走銀行。這都說明RWA本質上是個漸進過程,不能指望一夜之間取代現有體系。

 

監管合規:各國對資產代幣化的法律框架不完善,存在合規風險。

 

資產確權:鏈上代幣與鏈下資產的權屬需法律和技術雙重保障。

 

價格波動: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可能影響RWA代幣價格。

 

技術風險:智能合約漏洞、預言機數據準確性等問題。

 

市場接受度:傳統機構與投資者對加密技術的信任仍需時間建立。

 

5. 代表性 RWA 項目

 

MakerDAO:接受現實資產(如美國國債)作為DAI穩定幣的抵押品。

 

Ondo Finance:將美國國債代幣化(OUSG),提供低風險收益。

  

Centrifuge:中小企業可通過資產抵押在鏈上融資。

 

Maple Finance:企業借貸協議,支持RWA抵押。

 

RealT:房地產代幣化平台,投資者可購買房產份額。

 

2024 年 8 月,朗新科技與螞蟻數科合作,通過香港金管局 “Ensemble 沙盒” 完成首單新能源充電樁資產代幣化融資,募資 1 億元人民幣。螞蟻鏈提供區塊鏈、IoT 和 AI 技術支持,將 9000 余個充電樁的運營數據及收益權上鏈,實現透明化分潤,智能合約自動執行。該項目是首例跨境 RWA 融資,資金用於支持中小充電樁運營商建設,推動新能源基礎設施擴張。

 

6. 未來趨勢

 

合規化:隨著監管框架完善(如MiCA法案),RWA將更規範化。

 

機構入場:傳統金融機構(如貝萊德、高盛)探索代幣化資產。

 

跨鏈互通:通過跨鏈技術實現不同區塊鏈的RWA流動性共享。

 

混合金融(HyFi):TradFi與DeFi深度融合,推動RWA成為主流。

 

RWA賽道湧現出多個領先項目,涵蓋技術平台、代幣化協議和資產管理:

 

1,MakerDAO:RWA老牌龍頭,通過整合美國國債等資產提升DAI穩定幣的收益,2023年RWA收入佔其總收入的50%以上。

 

2,Ondo Finance:專注於代幣化國債和企業債務,背靠貝萊德等機構,合規性領先,生態合作頻繁。

 

3,Centrifuge:提供多鏈兼容的代幣化平台,支持房地產和私人信貸,推出了Anemoy簡化投資流程。

 

4,Chainlink:作為去中心化預言機,連接鏈下數據與鏈上資產,確保代幣化資產的真實性與流動性。

 

5,Goldfinch:通過真實世界借貸生成收益,服務新興市場借款者,區別於傳統DeFi的高波動性。

 

技術生態上,Ethereum因其成熟生態佔據主導地位,Polygon、Solana等Layer 2解決方案因低成本和高效率也在擴展。跨鏈互操作性(如Chainlink CCIP)成為未來趨勢,解決不同區塊鏈間的資產流動問題。

 

結構性機會

 

2025年,隨著全球經濟競爭加劇和區塊鏈技術成熟,RWA可能推動DeFi進入2.0時代,為投資者帶來結構性機會;

 

RWA 是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結合的關鍵橋梁,通過代幣化釋放傳統資產價值,同時為DeFi注入更穩定的底層資產。儘管面臨監管和技術挑戰,但其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擴大金融包容性方面的潛力巨大,未來可能成為數萬億美元規模的市場。

 

投資者需關注項目合規性、資產透明度和風險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