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多部門聯合發佈《北京市區塊鏈創新應用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

北京,近日,該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多個部門聯合發布《北京市區塊鏈創新應用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為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描繪嶄新藍圖。

5月 5, 2025 - 17:33
 0  4
北京市多部門聯合發佈《北京市區塊鏈創新應用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

當前,區塊鏈已成為全球數據交易、金融結算、國際貿易、政務民生等領域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是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北京是內地率先出台區塊鏈專項政策的城市之一,並率先建設區塊鏈領域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首都北京,近日,該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多個部門聯合發布《北京市區塊鏈創新應用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為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描繪嶄新藍圖。

  

《北京市區塊鏈創新應用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

 

一、出台背景

  

區塊鏈作為產業數字化底層核心技術架構和重要基礎設施,已成為發展數字經濟和建設數字強國的重要載體。北京市自主可控區塊鏈技術研發與應用場景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已形成良好發展態勢。為持續推動區塊鏈佔先,以區塊鏈技術促進數字要素價值釋放,加速構建新質生產力,特製定本行動計劃。

 

二、政策亮點

  

一是開展區塊鏈創新源築基行動:聚焦下一代區塊鏈網絡所需的前沿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圍繞密碼學、機密計算、分布式系統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催生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建設下一代高可信區塊鏈網絡試驗驗證平台,支撐超大規模複雜場景試驗驗證。

 

二是開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統籌佈局區塊鏈領域基礎設施,打造國家級區塊鏈樞紐節點,構建可信數字身份、分布式數據目錄等共性技術服務平台。

 

三是開展示範應用標桿引領行動:以醫療健康、教育資源開放共享、人工智能大模型、金融服務、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為突破口,推動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入實體經濟,促進業務流程優化、數據共享可信、服務模式創新,形成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應用標桿案例,帶動區塊鏈技術在更廣泛領域的應用推廣。

 

三、發展目標

 

面向國家新型可信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著眼下一代區塊鏈技術前沿,構建“一鏈一網一平台”基礎設施與多元應用協同發展的生態格局。

 

到2027年,自主可控區塊鏈技術對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底座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在區塊鏈專用芯片、隱私保護、跨鏈互通、分布式組網等下一代區塊鏈核心技術方面形成拍字節級節點可信存儲、萬級鏈網可信互聯、億級可信身份互認等10項以上突破性成果;國家級區塊鏈樞紐節點建設初具成效,滿足多元化應用場景需求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初步建成;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醫療健康、金融服務等5個重點領域形成20個以上優秀標桿應用案例,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區塊鏈技術創新策源地、應用創新標桿地。

 

四、主要内容

 

為推動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出三大方向重點任務。

 

一是聚焦區塊鏈原始創新策源:重點強化區塊鏈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密碼學、機密計算、分布式系統等重點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實現拍字節級節點可信存儲、萬級鏈網可信互聯、億級可信身份互認,後量子密碼算法硬件加速較CPU系統算子級計算性能提升不低於5倍。加強隱私計算技術研發。構建下一代高可信區塊鏈網絡試驗驗證平台、跨域數據要素流通平台,支撐超大規模複雜場景試驗驗證。

 

二是完善區塊鏈基礎設施佈局:打造國家級區塊鏈樞紐節點,構建可信數字身份、分布式數據目錄、存證服務、數據專區管控等安全可信區塊鏈共性技術服務平台,降低區塊鏈應用開發門檻,提升區塊鏈網絡與實體產業融合效率。

  

三是推動區塊鏈深度融合應用:打造區塊鏈多場景標桿應用,推動區塊鏈技術服務醫療健康數據融通,促進醫保商保融合;匯通教育語料數據,賦能教育資源開放共享;打造大模型語料數據存證流通機制,助力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推動數據共享支撐金融服務供給增強;整合重點車輛數據和貨運數據,助推交通運輸服務提質。

  

為確保各項任務順利實施,《行動計劃》在統籌協調機制、資金投入、生態建設、人才培養、宣傳引導等方面提出多項保障措施,確保取得實效。

  

資訊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